中國石油網消息:5月6日12時,從巴陵石化己內酰胺事業部氣相重排工業側線裝置現場傳出消息:經中石化石科院專家和巴陵石化己內酰胺事業部科研人員歷時5年的聯合攻關,被列為國家“973”計劃和中國石化攻關課題的“環己酮肟氣相重排新工藝技術研究”,在攻克了肟的汽化工藝和催化劑等難關后,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開發合同要求的指標。這標志著己內酰胺成套新技術的后續開發又取得突破性的新進展,為更新更好的開發應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己內酰胺成套新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氣相重排新工藝技術開發是針對傳統的己內酰胺液相重排生產工藝中間步驟多、流程復雜、設備腐蝕大、“三廢”排放多、環境污染重的情形,由巴陵石化與石科院聯手開發的生產己內酰胺的一種綠色、清潔和無硫銨化的新工藝。該課題的研究開發,曾得到“兩院”院士、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閔恩澤的高度重視和關注。這一新工藝投入工業化應用后,將大幅降低己內酰胺的生產成本,具有明顯的技術經濟優勢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2006年7月,在氣相重排新工藝小試研究的基礎上,由巴陵石化與石科院合作,在中國石化總部立項,建成了800噸/年氣相重排工業側線試驗裝置。該裝置投用以來,前后共進行了6次開車試驗,較好地解決了環己酮肟汽化等難題。今年3月中旬,參與第六次裝置開車的全體科研人員和現場操作人員,加班加點開展催化劑使用壽命的重點試驗。經過長達606小時的試驗,反應系統和分餾系統等關鍵部位的工藝操作處于平穩可控狀態,產出的粗己內酰胺已送往大裝置生產,試驗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