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第47次不限成員名額工作組(OEWG)邊會上,南京林業大學專家向全球分享了浙江華創碳一智造有限公司和南京林業大學聯合研發的超臨界CO?輔助聚氨酯噴涂技術,得到與會各國代表的高度關注與一致肯定。
硬質聚氨酯泡沫作為高效絕熱材料,廣泛應用在家電、建筑節能、冷鏈運輸、工業管道等領域。特別是噴涂領域,面臨著傳統含氫氯氟烴發泡劑存在的臭氧層破壞物質(ODS)淘汰壓力、氫氟碳化物具有高全球變暖潛能值(GWP)且成本較高、戊烷發泡劑存在安全風險、全水發泡產品性能缺陷等技術瓶頸。浙江華創與南京林大歷經十年攻關開發的超臨界CO?輔助水發泡聚氨酯泡沫技術,利用CO?在臨界狀態下的獨特物性,開發成為全球唯一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零ODP、極低GWP替代技術。目前這一聚氨酯噴涂發泡劑創新技術已被寫入國家方案,為全球聚氨酯噴涂行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實踐范本。
受邀參會的浙江華創總經理相明華表示,該技術首創超臨界CO?輔助水發泡聚氨酯泡沫噴涂裝備,顯著拓寬了常規泡沫噴涂施工低溫環境限制;開發出相匹配的聚醚組份及其優化配方體系;泡沫制品綜合性能優于全水發泡產品,并顯著降低了物料損耗。經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技術成果鑒定,該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并已擁有中國發明專利9項、美國專利1項等40余項知識產權。
目前,該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國內多個冷鏈、建筑外墻、漁船的保溫施工項目,累計實現15萬立方米硬泡噴涂,替代及減少HCFC-141b發泡劑520噸,減排ODP當量57.2噸,削減CO?當量37.7萬噸,取得了突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孟慶君認為,該技術顯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和較高性價比,為聚氨酯泡沫行業HCFC-141b淘汰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相明華表示,中方已經對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開展了技術培訓。作為中國協同保護臭氧層與應對氣候變化的標桿實踐,浙江華創將持續深化國內外合作,為全球聚氨酯產業綠色轉型貢獻中國智慧。
來自《蒙特利爾議定書》相關締約方、國際執行機構、非政府組織、科研機構、企業代表等出席了本次會議。多國代表表示,該技術作為中國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標桿實踐,展現了環保與經濟效益的雙重價值,希望與中方就技術推廣深化合作。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