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記者獲悉,這家企業已經定名為"中天合創能源有限公司"(簡稱中天合創)注冊資本為60億,注冊地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預計將于2010年正式投入生產。
中天合創的五大股東顯示出其一出生就不同凡響: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簡稱中煤集團)、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石化)、申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銀泰投資)和內蒙古滿世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滿世集團)各占32.5%、32.5%、12.5%、12.5%、10%股份,計劃總投資額為210億。
據了解,這一具有示范意義的項目由中煤集團牽頭,五家重量級股東公司則由國家發改委直接指定。
滿世集團專門負責該項目的一位負責人對記者稱,"發改委指定這五家公司聯手是很有考慮的。"
2006年上半年,二甲醚的概念突然熱炒起來,許多30萬噸、50萬噸的項目開始上馬。2006年6月,國家發改委召開了"二甲醚產業發展促進座談會",提出要加強二甲醚作為替代能源的示范使用,并敦促加緊相關標準的制定,明確支持年產100萬噸以上的二甲醚項目。
2006年7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各地"不批準規模300萬噸/年以下的煤制油項目、100萬噸/年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項目、60萬噸/年以下的煤制烯烴項目"。"100萬噸是一條紅線,低于這個產量的二甲醚生產項目都要被喊停,以防止無序競爭和低效率重復建設。"國家發改委一位官員對本報表示。
"發改委隨后就點名了這五家企業來示范搞一個二甲醚的大項目,"上述滿世集團人士說,"中煤集團是中國第二大煤炭企業,在煤資源方面很有優勢,而二甲醚主要是從煤炭中提取;中石化在化工制品生產方面資格最老,經驗豐富,又有完善的加油站網點;申能集團掌握著整個長三角地區的液化燃氣的銷售,以后二甲醚的生產銷售渠道可以得到保證;銀泰在融資方面有優勢。而我們滿世,在內蒙古當地比較熟門熟路,負責土地、水資源、環保、交通等方面的審批到位。"
該人士還告訴記者,"中天合創成立后,將由中煤集團派出董事長和財務總監,中石化派出總經理,其余管理人員則全部公開招聘。"
除此之外,"鄂爾多斯市政府已經承諾再劃撥給我們一塊煤田。"
事實上,除中天合創之外,另一個年產100萬噸的二甲醚項目也已在今年初獲得國家發改委和建設部審批,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動工興建,建成時間同樣也是在2010年。運作該項目的公司山東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二甲醚生產企業,目前年產量為1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