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在上海,憑借在國內甚至全球領先的核心技術、產品質量、品牌優勢,到國外投資建廠,鞏固和拓展國際市場,提升企業全球資源配置能力。”12月20日,在上海市化工行業協會舉辦的上海化工出口企業現場交流會上,百金集團、雙錢集團、赫騰精化、上海丙烯酸、撫佳精化等27家化企分享了他們踐行“走出去”戰略的經驗與體會。
近年來,上海化工出口企業積極貫徹國家“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戰略,紛紛到國外投資建廠,提升了上海化工的整體形象。上海市化工行業協會會長金明達指出,這些成功“走出去”的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擁有在國內甚至全球領先的核心技術、產品質量、品牌優勢。他們在企業轉型發展、化解過剩產能的過程中主動出擊,尋找發展商機和空間,在“一帶一路”戰略主戰場上,讓更多的項目在海外成長,實現了企業國際化、跨越式、綠色發展,與此同時,提升我國化工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和話語權。
借勢“一帶一路”戰略,上海百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在全球的二硫化碳總產能已達50萬噸。據公司董事長孔慶然介紹,百金集團在印尼實現了二硫化碳全套技術與設備出口,在印度設立的首個國外合資項目實現了一年達產達效、兩年盈利的可觀經濟目標。
“2016年雙錢集團邁出了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雙錢集團董事長儲征宇介紹說,為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集團將在泰國投資17億元建設150萬套/年全鋼子午胎和5萬條/年工程輪胎項目,實現銷售收入約4億美元,產品主要面向泰國、東南亞地區以及北美市場。
“我們今年1~11月外貿銷售額近2.5億美元,同比增長20%以上。”泰禾化工總經理卜明星難掩出口貿易增長帶來的喜悅。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泰禾化工得益于企業極具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在國外建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并取得了境外市場準入資格。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根據客戶類型、品牌專業性設立相應的專業銷售團隊,在對外業務上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國外許多知名品牌如GE、THERMOFISHER等都將我們視為可靠、有價值的合作伙伴。截至2016年11月底,公司進口總額較上年同比增長32%,出口增長31%。”該公司采購副總監朱紅說。
加大科技投入,以新產品開發、海外投資辦廠帶動產品出口,以技術服務提高國際影響力是上海化工研究院的經驗。據該院進出口部總經理夏柏奇介紹,2016年該院實現進出口總額2300多萬美元,其中出口同比增長37.5%。旗下華東理工華昌聚合物公司在馬來西亞、法國、沙特等國家尋找產品的海外屬地化生產合作;上海制皂集團以民族品牌文化和產品實力深耕國外市場;天原勝德公司進出口今年也同樣實現了大幅增長。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