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13日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報告,首次寫入了“推進知識產權法院建設”,這引起了來自企業和科研單位代表委員的強烈反響。石油和化工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石化界代表委員接受記者采訪時難掩激動的心情,他們表示建設知識產權法院、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可以讓科研創新成果得到保護,能夠消除企業自主創新的后顧之憂,為科技創新注入強大動力。
據了解,知識產權法院是為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而設立的審判機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而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就是一項新舉措。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知識產權局原局長田力普表示,建立專業性的知識產權法院將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史上的一個重要突破,這也是與國際接軌的具體表現。
“對于像石油和化工這類專業性強、技術密集的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尤為重要。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專業處理知識產權糾紛,將起到法律的威懾和震懾作用。”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知識產權局紀檢組組長丁榮余說。
全國人大代表、常州工學院副院長張紅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創新是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原動力,但如果企業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的成果被別人一抄了之,或者骨干發明人被人挖墻腳,創新就難以為繼?,F在國內知識產權官司打起來很復雜,企業維權的實際效果也不好,極大地傷害了企業對科研投入的積極性。正因如此,產業界對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要求非常迫切,并且呼吁有明確的立法,對知識產權發明人、發明單位及相關各方的權益有明確界定,更好地保護各方的權益,真正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良性局面。
張紅建議,知識產權法院應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進行嚴懲,并且與企業信用相關聯,可考慮將違法者列入知識產權“黑名單”。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袁仲雪告訴記者:“我對最高人民法院報告的最大期待就是建立知識產權法院,一看這次寫進報告了,心里就踏實了?!彼f:“要推動我國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我們公司現在絕大部分的投資都投在研發上,還從國外引進了很多專家,未來專利技術會越來越多,最擔憂的當然就是知識產權受到侵害。如果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誰今后再去投入研發?希望知識產權法院越早建立越好,工作開展得越深越好。”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