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81年參加工作,最初在蘭州石化公司石化廠小乙烯裝置當了18年操作工。去年公司建設大乙烯,裝置投產后我成了乙烯裝置的裝置長。在20多年的工作生涯里,我干操作工時間最長,對操作工身上發生的變化感觸也最深。
經過多次擴能改造,2003年小乙烯的年產量達到24萬噸,但規模依然小,能耗高,質量也不太穩定。尤其是裂解爐運行周期短,每周要切換兩三臺爐子清焦。清焦時要退原料、加蒸汽、降溫度,開關20多個閥門,室外操作工不停地來回跑,個個累得汗水滿面。
現在的大乙烯裝置采用脫乙烷、在線清焦等先進技術,自動化程度很高,脫丙烷塔的流量、液面調節等操作在電腦上輕點鼠標就可完成。而且,裂解爐運行周期也長,每周只需切換一臺爐子清焦,不需裝置整體停車,對產量和質量的影響也小,乙烯的年產量也達到70萬噸。
操作工身上最直觀的變化還是操作環境的改善。我在小乙烯的那些年,操作室小,用的桌子、椅子比較落伍。帶的飯只能在簡易的蒸鍋里熱,有時蒸汽系統帶進物料,飯里還會有物料的味道。
現在,我們的操作室寬敞又明亮,配有空調,養著鮮花,還有茶水間、休息室、衛生間,冰箱、洗衣機、飲水機、微波爐一應俱全,處處透著“家”的氛圍。
這些年,蘭州石化建成年300萬噸重油催化、年500萬噸常減壓、年70萬噸乙烯等大裝置,成了西部地區最大的煉油化工生產基地,煉油和化工生產形成規模優勢。
孫勇口述 馮作文整理(蘭州石化公司石化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