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3月外貿數據出現一定程度好轉,主要是由于前期出臺的“保增長”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這不意味著外需已經改觀。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呈現喜憂參半的局面,但短期內無需出臺新刺激政策。
外需難言改觀
3月,我國出口和進口分別同比下降17.1%和25.1%,降幅比前兩月分別縮小4個和9.1個百分點。環比來看,按可比口徑計算3月進出口增長23.8%,出口也結束了連續5個月的下跌局面。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認為,3月份進出口數據好于預期。出口方面,勞動密集型產品表現良好,一方面由于該行業對經濟周期波動不是很敏感,另一方面由于去年經過人民幣匯率升值考驗后,存活下來的企業具有較強調整能力。
他認為,進口價格企穩反彈,對穩定生產預期,提振消費信心有積極促進作用。基礎商品的進口量在上升,表明企業預期宏觀經濟會繼續改善,抓緊時間備料備貨。占進口較大比重的機電產品同比下降20.5%,說明進口真正穩定言之尚早。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3月進口價格環比有所上升,反映經濟有企穩跡象。但也有可能是美元發行增加,大宗商品價格提高所致,未來外貿形勢仍存在不確定性。
3月,我國進出口止住了先前急速下跌的勢頭,在外需并未明顯好轉的情況下,表明我國穩定外貿的政策和企業自主調整的舉動收到了成效,但專家對全年外貿數據仍不樂觀。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預計,全年我國出口同比下降10%,進口同比下降5%。
經濟持續回暖仍需觀察
除了外貿數據外,先前公布的PMI指數、發電量以及信貸數據也出現回暖跡象。高善文認為,宏觀經濟底部在一季度,目前我國經濟已進入反彈階段。至于反彈是否可以持續,不僅要看進出口數據,還要看房地產市場、過剩產能的淘汰清除速度以及私人部門投資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反應程度。目前出臺降息等新措施的必要性不大,總的來說需靜觀其變。
莊健認為,中國已出臺了不少穩定出口的措施,但外貿形勢可控性較小。未來出臺新的刺激政策仍需慎重,預計中國經濟在下半年有望轉暖。由于目前信貸增速很快,再降息的目的就不是很明確了。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認為,一季度我國經濟數據呈現喜憂參半的局面,這是由于擴張性政策尚未完全抵消經濟加速下滑的影響。今年二季度的數據更為關鍵,如果經濟復蘇勢頭慢于預期,政府還可出臺新的刺激措施。